金秋十月的东北,空气中充满着成熟的味道,田野上到处是丰收的景象。躲避过吓人的黄金旅游周,几位乡党加战友立即开始实施蓄谋已久的自驾计划:到丹东市五龙背镇泡温泉、去凤城市大梨树村搞采摘、钻凤城市赛马镇蒲石河山沟赏红叶。没有堵车、没有人海、没有涨价,只有无比的顺畅和意外的惊喜。
下面,掐去两头,单说中间。大梨树是个村名,距丹东市40多公里,距凤城市10公里,从沈丹高速公路凤城出口下来跑5公里就到了。过去,那里曾经是一个年人均收入不足百元的穷山村。常言道,穷则思变,更何况赶上了改革开放、奔向小康的新时代。当地老百姓推举出了他们心中的能人----毛丰美,来当村支书。毛书记虽然是出身兽医,但深知人的需求,那就是要过好日子,要住小洋楼,要说个好媳妇。可是,大梨树村没有任何可供发财的矿产资源,只有打不出多少粮食的几块平地和一大片荒山秃岭。毛书记认为,他们那里搞致富的道路只有一条,那就是靠一个干字,必须鸡叫起身,披星戴月,头顶烈日地苦干、实干加巧干。为此,他带领4000多村民以不能改天但可换地的决心,向荒山秃岭索取财富,向生态农业旅游的目标努力拼搏。20年过去了,大梨树村一跃成为辽东首富村和热点旅游区。
之前,我们虽然知道大梨树很有名、也很好玩,但总觉得一个穷山村究竟能富到哪去,能有什么好玩的地方,怎样估计也不会太高。实地一看,可不得了。在18公里长的环形游览山路上,分布着栽有百万株果树的花果山,气势磅礴的水果雕塑广场,独具特色的披星戴月干字碑,彰显换地精神的干字文化广场,神秘的药王谷,秀丽的联珠三湖,挂满果实的葡萄城,长长的五味子甬道,举办过国家级乃至国际级体育比赛的文化宫,江南水乡式民居,青年点式的酒店,庄稼院特色的宾馆,仿民国建筑的影视基地,村史和毛泽东家史家事展览馆等十几个景点,所到之处有花有果,有景有玩,有吃有住,土而不凡,富而不骄。现在,大梨树村的年人均收入万元以上,比过去翻了一百倍还带拐弯,十里八村的大姑娘争着要嫁给大梨树的小伙子,甚至出现了城里人想方设法来大梨树谋取工作岗位的新鲜事。
正逢丰收季节,当然以采摘水果最为快乐。车到花果山中的梨树园,只见一人多高的梨树铺满山坡,棵棵果实累累,许多树枝竟被压弯到地上。梨子有拳头大小,红黄相间,红得耀眼,黄得馋人。咬上一口,皮薄、肉细、多汁,格外香甜。随手摘,随便吃,只恨肚皮太小。弟兄们大声喊,看谁摘的大!看谁吃得多!夫人们争着叫,快给我拍照啊!急死谁呀!都是五六十岁的人啦,忽然变成了小孩子,简直是疯掉了。
采摘的规则是,付20元采摘费,把发的小塑料袋装满为止,吃不限量,以吃不进去为止。导游介绍说,有人看到袋子里装不下几个,就在吃上下功夫。有的摘下一个啃上几口就随手扔了;有的连手都不动,直接在梨子上咬一口就走。公平地说,把能吃下去的和能带走的加起来,与所付的采摘费基本相抵,是完全符合双赢的市场原则。这里的关键在于:游客有没有用文明的法码来具体进行称重。
到了苹果园,那更是红的世界,果的海洋。不打农药,不用激素的寒富苹果,又大又脆又甜。只可惜连半个都吃不下去了,眼馋肚子饱,心美腿发酸,只能就近找最大的苹果摸一摸,闻一闻。果农告诉我们,一棵树能结一百多斤果,最多的超过二百斤,为了便于游客采摘,他们特意把果树培育成矮棵形、低垂形。大梨树人是有多么的善良,两相对照,显出了人格的巨大差距来。
药王谷里也有能采能吃的,但都是药材,自然谁也不想去动手了。据说山上曾经出产过8百年生的人参,那可称得上人参王啦。现在出产最多的药材是五味子,正在广场上成片地晾晒,小小的果实,红红的颜色,让人无比喜爱。当地人骄傲地说,晒干后一斤能卖20多元。大家一听感到太神了,这偌大的广场上晒的哪是五味子啊,简直是在晒人民币啊!大梨树去年的社会总产值达到11个亿,集体总资产积累到3个亿,村集体可支配收入6000多万元,人均年收入1.5万元。真是可喜可贺,“三农问题”在这里已经不是个问题,而是富裕的农民生活,生态的农业旅游,文明的现代农村,最美的人居环境。
我们在大山里环游一圈后,对大梨树村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。大家忽然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,那就是要亲眼见一见毛丰美书记。他不愧为村官里的超级明星,党员中的优秀典型,他已经连续四届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。非常有幸的是,我们在“青年点”里真的见到了他,不高个头,一身农装,说话不但爽快而且直率,句句都是真话、实嗑,完全是上个世纪的农村生产队长形象。在我们这些当过“知青”的眼中,他是那样的朴实,那样的熟悉,那样的亲切。他的干劲和智慧,不仅倾倒了我们,而且使我们看到了“三农”发展变化的新希望。